资料来源:张仲景【景美中医诊所院长】
一、谈拔罐
拔罐疗法通常叫做火罐或拔罐子。这种疗法,设备简单,操作也很方便,既能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疗法配合使用。拔罐的部位,基本上与针灸穴位相同。
(一)拔罐的方法
投火法:用纸片或酒精棉球燃烧后投入罐内,将罐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就可吸住。这种方法应该从侧面横拔。
闪火法:用镊子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或纸条,伸入罐内燃烧一会儿,随即将棉球或纸片抽出,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这种方法最为安全。
滴酒法:将酒精滴一、二滴在罐内中段,再将罐横倒转动几遍,使酒精均匀地附在罐内壁上(但不要接近罐口),然后用火柴点着,迅速地扣在应拔部位上,即可吸住。
贴棉法:用薄薄一小块消毒棉花,放在酒精内浸泡(不要太湿,以免酒精淌下。贴在罐内壁上中段,用火点着,迅速扣上,即能吸住。
(二)操作程序:
术前准备:拔罐前应准备好大小口径不同的罐子数个,以及长镊子、酒精、棉球、火柴、肥皂、毛巾、面盆等。
罐型选用:根据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皮肤面积小、肌肉薄处(如头部、颈部等),可用小型罐子;皮肤面积大、肌肉厚处(如臀部、大腿部、背部等),可用大型罐子。
拔罐时间:一般为五至十分钟。但须根据被拔部位的感觉、罐子吸吮力的大小、局部肌肉的厚薄和疾病情况,来决定时间的长短。
A.感觉舒适,局部肌肉肥厚,吸吮力适度,时间可以长些,否则,就可以短些。
B.疼痛症的时间宜长,麻痹症的时间宜短。
C.病重的时间可以长些,病轻的时间可以短些。
起罐方法:起罐时一手按压罐边的皮肤,一手按住罐子,稍向一边倾斜,使罐口处进入空气,火罐自然就落下来了。
起罐后的处理:起罐后局部皮肤呈现红紫色而潮润,有罐口深痕中央凸起,这是正常现象,没有关系,过几小时或一、二天就会自行消失。如颜色黑紫,应用纱布包好,以防止擦破皮肤。
注意事项:罐子拔上后,要注意防护,避免风吹、着凉。
A. 如病人感觉局部发烧、发紧、凉气外出、温暖适宜,这是正常现象。
B. 如感觉紧而疼,或烧灼痛,应把罐子起下来,检查是否烫伤。如烫伤,应另换部位。如系过敏反应,不必再拔了。
C. 在拔罐时发现病人有头晕、眼花、心烦想呕,或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急促现象时,必须立即将罐子起下,使病人平卧床上。轻的,喝些开水,就能恢复;重的,应按晕针处理。
(三)拔罐疗法的适应症:
感冒风寒所引起的头痛、头晕、眼暴肿痛。
咳嗽、痰喘、百日咳。
风湿痛、筋骨酸楚、腰腿疼痛。
胃肠消化不良、腹痛、胃痛、肠鸣、泄泻。
(四)拔罐疗法的禁忌症:
局部皮肤病,或身体极端枯瘦,肌肉失去弹力。
突然昏迷不醒,或四肢有剧烈抽筋的。
皮肤有严重过敏反应,或有严重水肿的。
肿瘤、淋巴结核局部,或有热毒斑疹的病人。
妇女妊娠期下腹部、乳头部及心脏部位,都不能拔罐。
(五)常见病症的拔罐疗法:
感冒:拔太阳、印堂、合谷。
头痛:拔大椎、太阳。
百日咳:拔身柱。
哮喘:拔大抒、肾俞、身柱、气海。
胃痛:拔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
呃逆:拔大抒、肺俞。
呕吐、泄泻:拔天枢、气海、关元、三阴交、脾俞。
痢疾:拔左天枢、中极。
腹痛:拔天枢、气海。
胁痛:拔疼背部。
腰痛:拔肾俞、腰俞。
肩背痛:拔大椎、身柱、大抒、肺俞。
腿股痛:拔肾俞、环跳、血海。
股难伸曲:拔环跳、委中、肾俞、足三里。
手不能举:拔大抒、曲池。
风寒痛:上肢部拔大抒、曲池、外关、合谷、局部。
下肢部拔环跳、足三里、悬钟、局部。
腰背部拔大椎、环跳、肾俞、命门、委中。
小腿抽筋:拔承山、委中、三阴交。
经痛:拔气海、中极、关元、天枢、肾俞。
外伤腰痛:拔腰俞、肾俞、环跳、委中。
关节扭伤及跌仆损伤:拔局部。
二、谈刮痧
在高温或冷热交替环境下暴露一段时间下来,逐渐显现出各种症状,最常见的如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甚至汗腺分泌失常。『热失调』是西医对此一系列症状的诊断名词,翻开内科学还可见到『热中暑』、『热衰竭』、『热痉挛』等病名,其共同原因很简单地可归咎于人体的体温调节不能适应环境的高温,以致于产生种种讯息。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就是人类老祖先针对这些症状所发明的治疗方法。
(一)刮痧的方法
使用特定工具,在体表一定部位连续刮动,皮肤会出现红疹,也就是『出痧』。在刮痧前,必须在体表涂抹无刺激性的润滑油膏,或米酒或百分之七十五的消毒用酒精。红疹出现的方式,一般是小块逐渐大块,颜色由浅而深,粉红色是一开始刮痧时出现的色泽,健康正常时会维持这个颜色,停止刮痧不久后自然消褪。若是患者则会很快出痧,色泽从紫红、酱、黑不等,颜色越深浓表示病越重。
刮痧器具有较专业牛角骨刮痧板,无缺口的瓷汤匙,边缘圆滑的碟子或硬币;方法则有刮一大片体表皮肤,或沿经络走向刮。
刮痧的方法最好依中医的经络理论,如背部脊柱表面的督脉、脊柱旁的膀胱经。
(二)常见适应症
中暑:督脉从后颈部正中线往下刮到腰椎。膀胱经从枕骨下方两侧大筋的发际凹陷处,往胸椎与肩胛骨中线刮到腰部。
眼睛疲劳:以刮痧板由内眼角顺眉棱骨沿眉毛刮动,也就是由眉毛头的鱼头穴经中段的鱼腰穴,刮到眉毛的鱼尾。其次轻闭眼睛,在眼皮上轻刮,不可用力以免眼珠伤害。
紧张:以刮痧板沿耳后粗筋(即胸锁乳突肌)刮至肩部棱线朝单方向刮动,特别加强大椎穴和角峰中点的肩井穴。
火气大:主要刮肝经、心经、胃经的循行部位及其上之穴位。
失眠:刮头顶的百会穴(由前向后)、神门穴、涌泉穴,效果显著。
三、养颜美容粥
◎材料:
糯米2杯《红豆、大豆、绿豆、花生、花豆、龙眼肉、凉圆少许》
山药10钱
红薯一条
薏苡仁10钱
莲子少许
大枣10枚
◎作法:
将糯米、薏苡仁用水泡过备用。
红薯削皮,切小块放入(1)中先煮过。
凉圆先煮过备用。
其它材料可买现成,煮过后放入(2)之材料中混合后,凉圆最后加入。
加入少许的糖即可食用。
◎作用:
糯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降烦止渴。
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
苡仁:健脾利水、清热、治风湿。
莲子:养心安神、益肾补脾。
龙眼肉:补心脾。
◎附注
糯米、山药、苡仁、莲子煮烂后,能帮助消化。加上龙眼肉及其它豆类材料,略带甜味,类似八宝粥。将其置冷后,温润滑软,最易入口。在佳肴美味之后来碗甜粥,不但能清肠、助消化,且有养颜美容功效。
四、滋肺五汁饮
『天气肃而燥胜』『精血夺而燥生』:过氧化物、氧化自由基造成组织伤害、蛋白质变性--鼻咽部则干燥音哑,胃肠则黏膜变性,多发生溃疡病,在血脉则造成血液电解质的混乱。因此,在这由生发而转收敛的秋季,应注意氧化自由基与血液酸度的调节,即滋养润颜容。
◎材料:
荸荠20克
鲜藕(或蔗浆)20克
麦冬20克,切碎绞汁
蜂蜜20克
梨500克
◎附注
梨性甘寒,多用于阴虚咳嗽、消渴、温热伤津等证。对清除自由基、调整血液相屡建齐功。中医方剂,如『冷卢医话』秘方噎膈膏、『温病条辨』五汁饮、桑杏汤(用梨皮)、『医方解集』五汁安中饮(梨汁、藕汁、姜汁、韭汁、牛乳)均以梨汁与其它生津滋养药组方,以润燥养阴。
五、补血益气鸡
◎材料:
全鸡一只
当归一钱
熟地一钱
黄耆二钱
大枣15粒
甘草2-3片
桂枝一钱半
◎作法:
将鸡洗净,切小块备用。
将中药与鸡会合,加入清水,放入电饭锅中煮约20分钟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作用:
补血、益气
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
熟地:补血滋阴。
黄耆:补气、固表利尿。
大枣:补脾和胃。
桂枝:发汗解毒、温经通肠。
甘草:益气中和、清热解毒、味甜而甘,有矫味作用。
◎附注
当归、熟地类似四物汤组成,有养血、补血、调血作用。黄耆、桂枝有补气通肠作用。甘草、大枣有矫味功能。当全身倦怠、乏力时,来碗补血益气鸡,香味扑鼻。四物汤加上甘草、大枣的甜味,可令人齿颊留香,精神为之一振。
六、地黄焖鸡
明朝周亮工的『闽小记』记载了服地黄为主药而长寿的事例:俟管林太守已百龄四岁,在百岁时生一女儿,其原因是他长服松梅丸,所以健康长寿,松梅丸就是以---地黄为主药配制而成。
中医认为熟地有滋阴、补血的功效。适用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头晕、眼花,面色淡白及肝肾阴虚所致的午后潮热、遗精、耳鸣、盗汗、脱发、腰膝软、足跟痛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地黄含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A及微量磷、铁等。有降血糖、降血压和保肝作用,所以对中老年保健益寿有良好的效用。
◎材料:
主料:母鸡一只(2斤半)
生地八钱
桂圆肉八钱
大枣5枚
调配料:生姜四钱
葱四钱
米酒100c.c
酱油20c.c
猪油二两
鸡汤2500c.c
太白粉一两
饴糖八钱
色拉油1500c.c
◎作法:
鸡去毛,剖腹去内脏,剥去脚爪。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长段。生地、桂圆肉及大枣洗净装入鸡腹内。
用姜片、葱段、米酒、精盐抹均,腌半小时。
锅置火上注入色拉油,待油温七成热时把鸡下入油锅内炸成浅黄色,倒入漏勺内。鸡体用纱布包好,锅内再注入猪油,下入葱段、姜片、略炒几下,加米酒、盐、饴糖、鸡、鸡汤,用大火烧开,撇净泡沫,倒入沙锅内,盖上盖,用小火煨到鸡烂。捡出葱、姜不用,用太白粉勾芡即成。
◎附注
温中益气、生津添髓。适用于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乏气,盗汗少食之症。中老年人可作防老保健药膳用。
七、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
主料:酒洗当归六钱
生姜一两
羊肉一斤
米酒适量
配料:大茴、杜仲、公丁香、桂枝、花椒----等温中健胃芳香料
◎附注
当归(含丰富Vit B12)、生姜、桂皮.....补血温胃,促进循环;加上杜仲提高腰椎神经反射;辛香配料刺激肠胃分泌、蠕动,增进食欲;羊肉性甘温,含大量蛋白质,铁钙等元素,是滋补强壮最常使用的肉。
我这两天在家给我妈走罐,过几天要给她刮痧,然后就把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_^
以下是引用zuiaiheben在2004-2-14 20:17:52的发言:
我这两天在家给我妈走罐,过几天要给她刮痧,然后就把心得体会跟大家分享^_^
楼上的好厉害啊
没有办法,穷人就是这样,我帮她走罐,刮痧,她自己针灸,去外面的话花不起那个钱啊。一个月能省五六百那。
效果怎么样?
我给我妈妈刮痧总是红了,却不出痧
拔罐子只是用那种抽气儿的真空罐,不敢用火的
我总觉得这种真空罐冷冷的,无法达到火罐的效果,可又不敢玩火:(
小时候妈妈给爸爸拔总是先敷一层面,不然肯定烫着
PERFECT!!!
原来她睡觉的时候全身都疼,到半夜就醒了就在也睡不着了。现在每天都一觉睡到天亮,而且也不疼了。
不用火,用酒精棉。
具体的事情我在发帖子说。
把酒精棉放罐子里,后点燃它,拔在需要的地方。这样拔不是很危险,胆子大点,可以先稍微在别的地方练习下,肯定能行的。
瑜珈,拔火罐,刮痧.我一样一样地学来.慢慢享用.还要给老公拔拔刮刮.不仅保健,而且增进夫妻感情.
不出莎,不一定是你没刮好。如果病情轻,也是不出莎的,病越重,莎越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