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整体芳香疗法论坛 (http://www.ediy.cn/index.asp)
-- ● 探索芳香疗法的世界 ● (http://www.ediy.cn/list.asp?boardid=6)
---- 辨识精油品质的方法 (http://www.ediy.cn/dispbbs.asp?boardid=6&id=11505)
|
-- 作者:whylh2008
-- 发布时间:2004-8-7 9:02:47
-- 辨识精油品质的方法
1. 品名标示
国际芳香疗法制造商协会严格要求,只有100%萃取自天然植物,没有任何人工合成成分的精油才能标示“Pure Essentialoil ”。如果产品中只添加了少量的精油成分,其他都是生化科技的产物,那么产品的名称只能以“Aromatherapy Oil”“Aromatherapy Blend”“Essence”等名称来标示。
2. 产品标签和说明书
a. 拉丁文:除了英文或法文的品名之外,还必须要有拉丁文的品名。因为,同一“纲目”的植物家族里还细分了不同“属种”的植物,而这些细分的属种只能从由拉丁名称分辨出来。
b. 纯度:是选购精油时非常重要的考量标准。有些昂贵的花香调精油,如玫瑰,就有2种不同的纯度 100%精纯或5%精油 可供选择,而这两种纯度精油的差价十分惊人,选购时必须认明。
c. 产地:在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标示产地。因为不同地方生长的植物所萃取出的精油,在品质和性能上有时会有极大差距。比方说,最好的薰衣草精油品种来自法国南部高地,法国其他地区虽然也生产薰衣草,但在质量和功能上却无法和南部高地的薰衣草相提并论。又如洋甘菊,德国甘菊的品质和价位要比罗马甘菊来得好,而罗马甘菊又比摩洛哥甘菊来得好。
d. 萃取方式:说明书上必须说明该精油的萃取方式。有些精油成分非常脆弱,遇热后会失去它的理疗性能。
e. 萃取部位:萃取植物部位的不同也会影响精油的性能和品质。例如:苦柳橙树的花瓣能制作出品质精致细腻的苦橙花精油,适合缺水、干性皮肤使用;叶片则制作出橙叶油,适合油性、不洁净的皮肤使用;果实所萃取出的柳橙油,则是养胃的良方。
3. 装瓶
日光、灯光、高热、潮湿,都会破坏精油的成分,所以精油必须以深色玻璃瓶装来保存。目前纯精油装瓶大多为深褐色、琥珀色、深蓝色、深绿色的玻璃瓶。其中,深蓝色和深绿色玻璃瓶的价格较贵,因为它对精油的保存期间要比深褐色和琥珀色的长6个月。
4. 油液状态
多数精油都呈清澈透明状,滴在白纸上,挥发干后不会留下任何油渍残痕;滴在清水中,会瞬间溶于水。拿起精油瓶对光目视,除了檀香木、乳香、没药等少数精油可能因铁质成分高而有些浑浊,所有的精油瓶内液体都应该是清澈如水的。
5.证书或保证书
由于地球生存条件品质日益恶化,许多精油制造商已开始生产有机精油,由于品质较为精纯,售价当然比一般精油贵了许多。如果购买有机精油,必须要认明由“International Organic Soil Association”“国际有机土壤协会”所颁发的“Soil Association.Organic Standard”“有机土壤证书”才算数,这个证书有效期只有一年,每年都必须更换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4-8-7 9:36:39
--
.
3. 装瓶
日光、灯光、高热、潮湿,都会破坏精油的成分,所以精油必须以深色玻璃瓶装来保存。目前纯精油装瓶大多为深褐色、琥珀色、深蓝色、深绿色的玻璃瓶。其中,深蓝色和深绿色玻璃瓶的价格较贵,因为它对精油的保存期间要比深褐色和琥珀色的长6个月。
说明:这个问题我咨询过几个精油瓶的生产工程师,他们都说根据包装的材料,添加的色母来说,如果玻璃瓶的材质相同,瓶子不同的颜色并不会影响到精油的保存时间,也就是说无论是蓝色的,棕色的,绿色的瓶子,保存时间应该是一致的
4. 油液状态
多数精油都呈清澈透明状,滴在白纸上,挥发干后不会留下任何油渍残痕;滴在清水中,会瞬间溶于水。拿起精油瓶对光目视,除了檀香木、乳香、没药等少数精油可能因铁质成分高而有些浑浊,所有的精油瓶内液体都应该是清澈如水的。
说明:这个观点有些漏洞,尤加力,茶树的清澈透明是一般精油无法比拟的,就是薰衣草精油都略微有点淡淡的黄色,所以不能说是多数,每一种精油都有他独特的物理特性,就如同一棵树上的叶子,无法找到相同的两片,一个世界无法找到另一个你一样特殊...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7 9:37:01编辑过]
|
-- 作者:baker
-- 发布时间:2004-8-7 10:49:18
--
滴在清水中,会瞬间溶于水。
这个是不是也有点不同呢
我的柠檬香茅滴进去就是浮在水上的

|
-- 作者:whylh2008
-- 发布时间:2004-8-7 10:56:15
--
谢谢超斑的说明,又让我们多了一点认识和了解, ,就象芳香论坛、象我们从认识精油、了解它,然后使用它一样,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趋向成熟、完美。。。。。。
|
-- 作者:冰蓝橘
-- 发布时间:2004-8-7 16:03:22
--
我想说一点,当我去厂家了解的时候,他们说薰衣草的国际标准浓度是47.4%。也就是说有效芳香成分占47.4%。那么咱们所说的100%是怎么回事呢?
请超班指教。
|
-- 作者:乖捷儿
-- 发布时间:2004-8-7 17:03:51
--
溶于水??
我家里的EDIY的油都是在水面上的啊?!
这是怎么回事?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4-8-7 17:29:49
--
以下是引用乖捷儿在2004-8-7 17:03:51的发言: 溶于水??
我家里的EDIY的油都是在水面上的啊?!
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是任何纯粹精油都做不到的,由此可见,此篇文章的 可信程度..
|
-- 作者:虫虫
-- 发布时间:2004-8-7 18:37:01
--
德国洋甘菊精油就是不透明的。二氧化碳萃取的精油一般也是不太透明的。比如咱们的胡萝卜籽精油和大蒜精油。
而且据大百科等书说,精油对蓝色的光线很敏感,容易产生其他的物质和疗效,尤其影响神经,所以不应该用蓝色的瓶子装某些纯精油
一般芳香爱好者都知道的,精油是微溶于水的,大部分精油的成分只会在水面形成薄膜而不是和水相容,因此我们用精油泡澡的时候应该先做成水溶性精油,而不是用纯精油直接滴在水面上,即使是用手搅拌,也是自欺欺人的把精油打散在水面而已,等你出浴的时候,残留的纯精油成分会附在你的皮肤上,刺激是不可避免的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4-8-7 22:13:30
--
以下是引用冰蓝橘在2004-8-7 16:03:22的发言: 我想说一点,当我去厂家了解的时候,他们说薰衣草的国际标准浓度是47.4%。也就是说有效芳香成分占47.4%。那么咱们所说的100%是怎么回事呢?
请超班指教。
谈不上指教,大家探讨,嘿嘿
实际上厂家说的薰衣草的国际标准浓度是47.4%,并不是很严谨的;真正的纯粹植物精油是由上百种化学物质组成,而这些自然物质利用现今科学的方式分析出真实成分的不超过30%,也就说纯植物精油中还有大部分的物质我们还无法得知,更加无法人工合成,所以利用已知的成分来判断精油的纯度是不严谨的,就如同我们分享的 月间草油中 Y亚麻酸的含量是 10% ;我们不能说月间草油的纯度是 10%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真正的植物精油是非常的神秘,充满着五颜六色的自然光彩…
这里我要多说一句,为什么我们一再的强调,要使用纯粹天然的精油,而不要使用只是味道宜人的香精油,因为只有大自然中植物的另一种化身“液体植物精华”才是我们芳疗的有力工具,让带给我们自然健康的生活…
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下,其实每一种精油都有其代表的主要物质;薄荷精油中薄荷脑是薄荷精油的主要物质,柠檬精油中柠檬醛是柠檬精油的主要物质,这些都是精油中的单体物质,这些单体物质都是纯粹天然,自然的,他能带给每种植物不同的主要气味特征,但是不能代表植物的全部,也就是说不能代表一个整体,更加不能代表精油的纯度,所以我们不可认为薄荷脑及其柠檬醛的高低代表精油的浓度;
芳疗使用的植物精油必须是使用植物精油的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某个单体物质,因为这与我们追求自然,体现天然的概念是完全的相反的,只有真正从植物萃取出来,并保证原汁原味的精油,内部组成物质合理搭配的精油,才是我们芳疗使用的首选;这是非常重要的... …
附上:薰衣草精油的检验报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7 22:14:12编辑过]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4-8-7 22:21:56
--
薰衣草精油用GC—MS定性分析,再用GC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薰衣草精油的总离子流图(TIC)
GC—MS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薰衣草精油化学成分及相对百分含量)
峰号
|
分子式
|
组分名称
|
相对含量(%)
|
1
|
C7H8
|
甲苯
|
0.002
|
2
|
C7H16O
|
甲基已基醚
|
0.003
|
3
|
C6H12O
|
叶醇
|
0.004
|
4
|
C6H14O
|
1-已醇
|
0.008
|
5
|
C9H20
|
n-壬烷
|
0.005
|
6
|
C10H16
|
2-bornene
|
0.011
|
7
|
C10H16
|
侧柏木烯
|
0.412
|
8
|
C10H16
|
α-蒎烯
|
1.874
|
9
|
C10H16
|
莰烯
|
0.798
|
10
|
C10H16
|
β-水芹烯
|
1.426
|
11
|
C10H16
|
β-蒎烯
|
0.962
|
12
|
C10H16
|
月桂烯
|
1.162
|
13
|
C10H16
|
2-蒈烯
|
0.018
|
14
|
C10H16
|
α-水芹烯
|
0.254
|
15
|
C10H16
|
α-松油烯
|
0.267
|
16
|
C10H14
|
对伞花烃
|
1.036
|
17
|
C10H16
|
柠檬烯
|
6.619
|
18
|
C10H18O
|
1,8-桉叶油素
|
3.781
|
19
|
C10H16
|
别罗勒烯
|
0.262
|
20
|
C10H16
|
τ-松油烯
|
0.503
|
21
|
C10H20O
|
二氢月桂烯醇
|
2.206
|
22
|
C10H16
|
异松油烯
|
0.345
|
23
|
C10H18O
|
芳樟醇
|
8.034
|
24
|
C10H20O
|
P-孟烷-1-醇
|
0.099
|
25
|
C10H16O
|
樟脑
|
1.442
|
26
|
C10H20O
|
α,α,4-三甲基环已基甲醇
|
0.782
|
27
|
C9H10O2
|
乙酸苄酯
|
3.720
|
28
|
C11H22O2
|
Iranthia
|
3.512
|
29
|
C10H18O
|
1-松油烯-4-醇
|
0.215
|
30
|
C10H20O2
|
丁酸已酯
|
0.044
|
31
|
C10H18O
|
α-松油醇
|
1.336
|
32
|
C10H18O
|
τ-松油醇
|
0.408
|
33
|
C10H18O
|
胡薄荷醇
|
0.114
|
34
|
C10H18O
|
异胡薄荷醇
|
0.324
|
35
|
C10H18O
|
2,6-二甲基-7-辛二烯-3-醇
|
0.386
|
36
|
C10H20O2
|
乙酸异薄荷酯
|
0.208
|
37
|
C10H20O2
|
乙酸芳樟酯
|
5.752
|
38
|
C10H18O
|
香茅醇
|
0.455
|
39
|
C10H20O2
|
乙酸薄荷酯
|
8.305
|
40
|
C10H20O2
|
乙酸-1-松油烯-4-酯
|
0.231
|
41
|
C10H20O2
|
乙酸-β-松油酯
|
0.793
|
42
|
C10H20O2
|
乙酸-α-松油酯
|
20.329
|
43
|
C10H18O
|
香叶醇0.048
|
0.099
|
44
|
C12H24O
|
甲基壬基乙醛
|
0.186
|
45
|
C15H24
|
α cubebene
|
0.048
|
46
|
C15H24
|
广藿香烯
|
0.109
|
47
|
C15H24
|
香柠檬烯
|
0.007
|
48
|
C15H24
|
β elemene
|
0.031
|
49
|
C12H10O
|
二苯醚
|
5.362
|
50
|
C15H24
|
石竹烯
|
0.633
|
51
|
C13H20O2
|
乙酸诺卜酯
|
9.569
|
52
|
C15H24
|
α 愈创木烯
|
0.425
|
53
|
C15H24
|
τ 古芸香烯
|
0.303
|
54
|
C15H24
|
β 法呢烯
|
0.117
|
55
|
C11H12O
|
苯氧乙酸烯丙酯
|
0.533
|
56
|
C15H24
|
β cubebene
|
0.053
|
57
|
C15H24
|
β chamigrem
|
0.091
|
58
|
C15H24
|
δ 愈创木烯
|
0.542
|
59
|
C13H18O2
|
丙酸三环葵烯酯
|
2.645
|
60
|
C14H24O2
|
(E)-terpidiacetate
|
0.110
|
61
|
C15H26O
|
杜松醇
|
0.032
|
62
|
C15H26O
|
兰桉醇
|
0.057
|
63
|
C15H26O
|
广藿香醇
|
1.055
|
分析结果表明,薰衣草精油的主要致香成分为叶醇、柠檬烯、1,8-桉叶油素、二氢月桂烯醇、芳樟醇、乙酸苄酯、乙酸芳樟酯、乙酸薄荷酯、乙酸-α-松油酯、乙酸诺卜酯、丙酸三环葵烯酯等,其中柠檬烯、芳樟醇、乙酸芳樟酯、乙酸薄荷酯、乙酸-α-松油酯五种成分含量达到49.039%,体现薰衣草精油的特征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