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国整体芳香疗法论坛 (http://www.ediy.cn/index.asp) -- ● 按摩 针灸 推拿 刮痧 瑜珈 健康 ● (http://www.ediy.cn/list.asp?boardid=32) ---- [中药整理] 茴香 (《本草图经》) (http://www.ediy.cn/dispbbs.asp?boardid=32&id=20816)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7-6-28 11:10:08 -- [中药整理] 茴香 (《本草图经》)
本植物的根(茴香根)、茎叶(茴香茎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 【药材】干燥的果实,呈小圆柱形,两端稍尖,长5~8毫米,宽约2毫米。基部有时带小果柄,顶端残留黄褐色的花柱基部。外表黄绿色。分果呈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横切面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结合面平坦。分果中有种子1粒,横切面微呈肾形。气芳香,味甘微辛。以颗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浓味甜者为佳。 莳萝子与本品形极相似,甘肃、广西等部分地区有以莳萝子作茴香使用者。《纲目》亦称莳萝子别名小茴香,可见以莳萝子作茴香,历史已久。但二者名实不宜混淆,其药材之主要不同点为:莳萝子较小而圆,分果呈广椭圆形,扁平,长3~4毫米,直径2~3毫米;横切面背面四边不等长,两侧延展成翅状。气味较弱。参见"莳萝子"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约3~6%,主要成分为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爱草脑。另含顺式茴香醚,对聚伞花素。 此外,含脂肪油约18%,其脂肪酸组成中,洋芫荽子酸占60%、油酸22%,亚油酸14%、棕榈酸4%。尚含大于C18的醇和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等所成的蜡,豆甾醇,7-羟基香豆精等。 苦茴香的果实含茴香醚60%,茴香酮30%;而甜茴香含茴香醚80%,茴香酮10%。也有的茴香不含茴香醚而含爱草脑。 【药理作用】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它能降低胃的张力,随后又刺激之,而使其蠕动正常化,缩短排空时间。对肠则增进张力及蠕动,因而促进气体的排出。有时在兴奋后蠕动又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此种作用可被局部麻醉药取消,因此可能是神经反射性的。它还有某些抗菌作用,茴香醚可能是抗菌的有效成分。在豚鼠的实验性结核中,茴香醛并无抗结核作用,但能略微加强小量链霉素之效力。小茴香酮为樟脑的异构体,故有与樟脑相似的某些局部刺激作用。 【炮制】茴香:簸去灰屑,拣去果柄、杂质。盐茴香:取净茴香,用文火炒至表面呈深黄色、有焦香气味时,用盐水乘热喷入,焙干。一法:以净茴香加盐水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干。(每茴香100斤,用食盐3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性味】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 ②《唐本草》:"辛,平,无毒。" ③《本草经疏》:"味辛平,甘,无毒。" ④《江西草药》:"性温,味辛。" 【归经】入肾、膀胱、胃经。 ①《汤液本事》:"入手足少阴、太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膀胱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大阴、阳明、太阳、少阴经。" 【功用主治】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 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 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 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 ⑤李杲:"补命门不足。" ⑥《伤寒蕴要》:"暖丹田。" 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 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 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 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本草经疏》:"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 ②《得配本草》:"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选方】①治小肠气痛不可忍者:㈠杏仁一两,葱白(和根捣,焙干)半两,舶上茴香一两。上为末。每服三大钱,空心温胡桃酒调下。(《续本事方》) ②治小肠气腹痛:茴香、胡椒等分。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三因方》小茴香丸) ③治寒疝疼痛:川楝子四钱,木香三钱,茴香二钱,吴茱萸一钱(汤泡),长流水煎。(《医方集解》导气汤) ④治疝气入肾:茴香炒作二包,更换熨之。(《简便单方》) ⑤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证治要诀》) ⑥治胁下疼痛: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二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⑦治胃痛,腹痛: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二钱,炒香附三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⑧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令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⑨治遗尿:小茴香二钱,桑螵蛸五钱。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一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⑩治睾丸肿:小茴香、苍耳子各三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⑾治伤寒脱阳,小便不通:茴香末,以生姜自然汁调敷腹上;外用茴香末,入益元散服之。(《摘元方》) ⑿治蛇咬久溃:小茴香捣末敷之。(《千金方》) ⒀大小便闭,鼓胀气促。用八角茴香七个、大麻半两,共研为末,加生葱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7-6-28 11:10:44 --
|
-- 作者:raybit -- 发布时间:2007-6-28 11:26:52 -- 小茴香 【化学成分】 含茴香醚、α-茴香酮、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茴香醛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